近日,一则“考研生成绩第一被备注复试不合格”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。
据媒体报道,考生徐某(男)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,今年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,以专业课排名第一的成绩复试被刷,原因疑似是其思想品德考核不过关。
此前,多名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帖向学校反映,徐某曾在宿舍虐杀动物,并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。一段流出的画面显示:他将一只奶牛猫放入水桶,然后用脚踩踏猫头……
此后又传出消息,徐某已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。在兰州大学官微下方,众多网友刷屏留言,“不能录用品行恶劣学生”。
在兰州大学最终公布的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上,徐某因“复试面试不合格,未进入思政考核”。
1
考研被刷不算稀奇事,此事为何激起“千层浪”?关键原因就在于徐某有虐猫的行为,触犯到公众最朴素的是非观。
虐待小动物并拍摄传播相关视频,无论是满足个别人扭曲的心理需求,还是背后可能潜藏的黑色利益链,都突破了道德底线、法律底线,断然不被现代文明社会所容。
如果这位考生最终因为虐猫而“落榜”,从相关规定上来说也是没有问题的。教育部《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》中明确规定,“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”,而虐待动物显然属于一种品德问题。
事实上,高校对于虐待动物行为的处置,正呈现趋严迹象。
2020年,山东理工大学通报学生范某某存在虐猫并在网上发布、转发他人虐猫视频情况,并予以退学。
2023年,河南南阳理工学院通报学生李某某存在虐猫行为,并予以开除学籍处分;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通报学生虐待流浪狗,并予以留校察看处分。
高校不断向学生发出信号: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观,同样是成长的必修课。
2
此次风波也提醒我们,针对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确实应该加强了!
在童年时期,一些孩子就会做出虐待动物行为,如捉到昆虫后把它们的翅膀揪掉、头扭掉等。
研究发现,这些残忍行为的背后往往反映出孩子处在心理压抑的状态。如果孩子处于一个不和睦、充满敌意或关系紧张的家庭中,父母的争吵、对孩子缺乏关爱,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和紧张焦虑,为了缓解压抑,就会借动物来发泄其冲动。
自卑感和被歧视感也会导致孩子虐待动物。他们常会借虐待动物来表明自己的“强大”,弥补内心的自卑,寻找畸形的心理平衡,借虐待动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,引起他人的重视。
教育学家发现,教育不当和不良环境同样会造成孩子的残忍行为。孩子的周围成人如父母、教师对人缺乏同情心,教育手段粗暴,常以体罚行为代替说服教育,潜移默化,孩子会习惯残忍行为。
今年两会,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代表带来了《关于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》。他指出,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较为注重智力的开发和教育,对生命教育存在着淡化、软化、弱化等现象。
青少年和未成年人虐待动物等事件频发,正体现出他们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和道德观念涣散、模糊的问题。
生命教育不仅与孩子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的树立密切相关,也包含着如何理解生命过程、如何处理与周围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。
如何通过课堂教育,让孩子真正地学会敬畏生命、爱护动物,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,无疑是一个更深远也更厚重的课题。
3
除了虐待动物,近年来,有关学生失德失范的事情时有发生。成绩好可以是好学生的通行证,也可能变成“坏孩子”的保护色。这不禁引人思考: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?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
蔡元培先生曾说:“若无德,则虽体魄智力发达,适足助其为恶。”
从古至今,在评价人才时,有夸人“德才兼备”的,也有批评“德不配位”的——“德”始终是一个重要标准。教育之重,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,更在于人格的塑造、价值观的培育。
换句话说,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健全的人、“大写”的人。从这个角度看,大中小学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,用好思想品德这把“标尺”至关重要。
作为家长,也请您告诉孩子:在考场上答好试卷很重要,在考场之外答好思想品德这一“无形的试卷”更为重要!